三大競爭力 引來“金鳳凰”
發布日期:2017-06-26瀏覽量: 6234次
深圳總投資超1500億大項目將落戶南京
上周,在南京市戰略性新興產業(深圳)推介會上,33個總投資超1500億元的大項目排著隊“北上”,宣布落戶南京。推介會的人氣也讓人意外,原定400人的會場,竟然擠進近500人,很多企業代表只能站著參會。深圳是全國創業創新的“橋頭堡”,那里的企業為何會將產業鏈向1300公里開外的南京延伸,他們相中了南京什么?兩座城市之間發生了什么“化學作用”?記者從企業了解到,南京的人才、產業配套、人居等核心競爭力成為打動當地企業的要素。
晶門科技有限公司將投資1億美元,在南京高新區軟件園設立中國區研發設計運營總部,主要業務是為全球客戶提供顯示器集成電路芯片及系統解決方案。公司行政總裁葉垂奇告訴記者,來南京是看中了南京的產業環境。“南京集成電路產業潛力巨大,我們做顯示屏驅動、觸控等產品的芯片,關聯大客戶就在南京。此外還看中南京的人才優勢,建研發中心需要招募200多位高層次人才,南京高校林立,這方面很方便。”
創維集團在南京進行產業布局已有數年。在推介會上,創維集團創始人、南京金龍客車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宏生宣布在南京的投資要再“加碼”——創維集團聯合體5年內將分三期在南京投資200億元,打造年產值千億級的高端產業基地。
為什么將南京作為投資重鎮?黃宏生講了幾個“沒想到”的故事:
第一個“沒想到”是,創維剛到南京時,只成立了一個很小的家電研究所,沒想到依托南京的高校、人才優勢,這個研究所發展成了大規模的人工智能研究院,引領集團電器人工智能板塊數百億元的產業鏈。
第二個“沒想到”是,當初去南京布局產業,需要動員深圳的骨干去南京安家。黃宏生說,他以為這事很難辦,因為之前有類似的投資,讓業務骨干們去其他城市安家,很多人都不愿意去。沒想到,聽說是去南京,大家都同意了,這說明南京的居住環境有吸引力。
第三個“沒想到”是,黃宏生想投資汽車制造業,苦于沒有資質,沒想到一到南京就“圓夢”。2011年趕上金龍公司重組,在南京地方政府的支持下,創維參與重組進入了汽車制造領域。市政府還幫助推動更多金龍新能源車上路。現在金龍新能源客車銷量已穩居行業第一陣營,此外還進入了物流車領域,今年又拿到乘用車資質。
在黃宏生等深圳企業家眼中,南京和深圳有很好的互補性。“南京坐擁好山好水,高校人才眾多,資源上比深圳有優越性。從人才上看,南京人既有上海人的聰明,又有北方人的忠誠。而深圳長期以來直面國際競爭,企業的最大特點是充滿‘狼性’,我們這些企業會將‘狼性’文化帶入南京,在兩座城市之間產生化學反應,加速產業發展。”黃宏生說。